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32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營銷哲學】兩個男同學同時喜歡上一個女孩,一個男孩一上去就表白,結果把女孩嚇跑了。另外一個男孩跟著女孩去圖書館看書,發現女孩正準備離開的時候,上前搭訕:同學能借我100塊錢吃麵嗎?錢包丟宿舍了,這是我的學生證,你給我手機號,回頭還你錢。女孩想了想說:行吧。正掏錢,男孩又說:要是能借200,我請你也吃一碗。結果,兩個人就這麼交往了。

啟示:換個思維去做銷售,你會得到不一樣的結果,沒機會就要學會自己給自己創造機會,沒關係就要想辦法去發生關係。

【銷售心理】某富翁娶妻,有三個人選,富翁給了三個女孩各一萬元,請她們把房間裝滿。女孩A買了很多棉花,裝滿房間的1/2。女孩B買了很多氣球,裝滿房間3/4。女孩C買了蠟燭,讓光充滿房間。最終,富翁選了胸部最大的那個。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了解客戶的真實需求非常重要。

【化妝品】朋友剛結婚不久,開了家化妝品店,生意好得不得了。有天我去店裡玩,見一位40多歲的女顧客問小李:“這款化妝品效果怎麼樣?”小李:“哦,這款我不熟悉。請等一下,我媽幫你介紹。”說著把他老婆拉了過來。顧客直視其老婆足足十分鐘,什麼也沒問就掏出錢包:“買"。

【夫妻】夫婦逛商場,女的看中一套高檔餐具,堅持要買,丈夫嫌貴,不肯掏錢。銷售人員一看,悄悄對丈夫說了句話,他一聽馬上掏錢。是什麼讓他立馬轉變?銷售人員對丈夫說:「這麼貴的餐具,你太太是不會捨得讓你洗碗的。」

啟示:人的觀念沒有什麼不可改變,關鍵是角度,要善於揣摩客戶心理。

【習慣】乞丐到小王家乞討,他給十塊,第二天乞丐又去,又給十塊,持續兩年。一天只給五塊,乞丐:以前給十塊,怎麼現在給五塊?小王:我結婚了。乞丐一巴掌打過去:媽的,你竟拿我的錢去養你老婆?

啟示:當提供免費服務讓客戶成為一種習慣,這種服務就不再是優勢,而是劣勢。

【班花】女生公開投票選班花,相貌平平的小梅發表演說:如我當選,再過幾年,在座姐妹可以向自己先生驕傲的說,我上大學時候,比班花還漂亮!結果,她全票當選!

啟示:說服別人支持你,不一定要證明比別人都優秀,而是讓別人覺得,因為有你,他們變得更優秀更有成就感。

【管理的弊端】女孩買了條褲子,一試太長,請奶奶幫忙剪短,奶奶說忙;找媽媽,也沒空;找姐姐,更沒空。女孩失望地入睡了。奶奶忙完家務想起小孫女的褲子,就把褲子剪短了一點;姐姐回來又把褲子剪短了;媽媽回來也把褲子剪短了,最後褲子沒法穿了。

啟示:管理的弊端就在於:什麼都不管及什麼都管!

【個人與團隊】老師問弟子:一滴水如何能不乾枯?弟子沉默不語。老師說道:一滴水,風可以將它吹乾、土可以把它吸乾、太陽可以把它蒸發,要想要不乾枯,只有讓它融入大海。

一個人無力獨撐天下,要想獲得成功,就得學會與人合作,獨木難林,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再強大的個人都不如一個團結的組織。

【有效溝通】兩頭牛在一起吃草,青牛問黑牛:“喂!你的草是什麼味道?”黑牛道:“草莓味!”青牛靠過來吃了一口,憤怒地喊到“你個騙子!”黑牛輕蔑地看他一眼,回道:“我說草沒味。”

啟示:團隊合作、管理過程中,能否有效溝通、掌握有效溝通渠道是凝聚競爭力,強化執行力,提升業績的關鍵。

【要害與敏感關鍵點】公司在男廁小便池上貼了一紙條:“往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結果地上仍有許多尿漬。後來公司認真吸取教訓,紙條改成:「尿不到池裡說明你短;尿到池外說明你軟」,結果地上比以前乾淨許多。

啟示:有時揚其長不如揭其短!給客戶的提案要具體並準確地切中其要害與敏感關鍵點才有效。

【杯子】當一隻玻璃杯中裝滿牛奶的時候,人們會說「這是牛奶」;當改裝油的時候,人們會說「這是油」。只有當杯子空置時,人們才看到杯子,說「這是一隻杯子」。

同樣,當我們心中裝滿成見、財富、權勢的時候,就已經不是自己了;人往往熱衷擁有很多,卻往往難以真正的擁有自己。難以真正的擁有自己。

文章標籤

Philippe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非常真實也充滿智慧的話!

不要去追一匹馬,用追馬的時間種草,待到春暖花開時,就會有一批駿馬任你挑選;不要去刻意巴結一個人,用暫時沒有朋友的時間,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待到時機成熟時,就會有一批的朋友與你行。用人情做出來的朋友只是暫時的,用人格吸引來的朋友才是長久的。所以,豐富自己比取悅他人更有力量!

Philippe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唐僧師徒四人經過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到了真經!回到大唐以後,李世民給師徒四人接風擺設酒宴。

問唐僧:你今天成功靠的是什麼?
唐僧回答:我靠的是信念、只要我不死我就能取到真經!

然後問孫悟空、你靠的什麼?
孫悟空說:我靠的是能力和人脈!我沒辦法的時候我會藉力。

然後問八戒:你動不動就摔耙子,你怎麼能成功?
豬八戒說:我選對團隊了一路有人幫有人教有人帶想不成功都難。

最後又問沙和尚、你這麼老實怎麼也能成功?
沙和尚說:我簡單、聽話、照做!

人的一生光陰,20歲靠技術,30歲靠”技術+人脈“,40歲靠人脈。每個人的成功都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選擇。你選擇什麼樣的人生,就必須走什麼樣的道路。

一個人若想成功,要麼組建一個團隊,要麼加入一個團隊!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裡,單打獨鬥者,路就越走越窄,選擇志同道合的伙伴,就是選擇了成功。用夢想去組建一個團隊,用團隊去實現一個夢想。人,因夢想而偉大,因團隊而卓越,因感恩而幸福,因學習而改變,因行動而成功。一個人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站在那裡的時候,在他身後站著的是一群什麼樣的人!

一個團隊想要成功必須做到:
1、創始人必須要有信仰,堅定方向;
2、運營者必須要具備強大的人脈關係和資源,有效率的執行和解決方案;
3、中層管理靠的是團隊,團隊必須要有人幫、有人教、有人帶;
4、基層靠的是強有力的執行,忠誠,聽話,照做……

你屬於哪一個層級呢?無論是哪一個層級都應該做好自己本職的工作。

文章標籤

Philippe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我一個人走在前往捷運站的路上。

不知道是因為氣候太乾還是如何,突然覺得今天的西裝褲穿起來有點刺刺癢癢的。一開始還想是不是有蟲,但馬上理解到,這樣的刺癢其實源自於羊毛材質本身。羊毛本來就會有點扎人的感覺。

但又覺得有點不太對。 因為這條褲子,其實也穿了好幾年。但怎麼會直到今天我才注意到羊毛扎人這回事呢?

我那一瞬間突然想起來,其實我從小是很怕羊毛的衣服。童年的時代,台灣雖然大部分小康家庭已經不窮了,但還沒到錢淹腳目的年代。買成衣比較貴,所以媽媽總會買毛線回來自己織毛衣。羊毛料子算是保暖的是好東西,唯一的問題就是衣服表面粗刺。

他費心打了給我穿,但我總覺得毛衣硬硬刺刺的,實在不舒服。所以每次要我穿毛衣,母子倆都會拉扯好久。媽媽怕我冷非要我穿上,我則是哭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拒絕。勉強被穿上,那一整天都覺得好不舒服。不管怎麼樣的姿勢,不是脖子感覺刺,就是手腕感覺刺。

當然,這西裝褲的料子是比當年粗羊毛好的多,但還是有些微的搔癢感。只是不知不覺這些事情倒忘了。 要不是今天突然想起來,自己根本想不起來小時候的自己曾經這麼憎恨過羊毛製品。

所以我又好奇的問起自己:「這一切到底是何時變了的呢?」

是我習慣了羊毛的觸感嗎?

但今天還是有覺得刺癢,表示不完全有習慣。或許,比較更像是接受了。

我又想到,小時候的不斷抱怨,不舒服當然是一塊,但撒嬌可能才是主軸?畢竟那年紀的自己,覺得只要抱怨抱怨,媽媽總能變出個不同的方案,讓我不冷的同時也不用承擔毛衣的不舒服。而且小朋友總是會變出各類的抱怨,來獲取大人的關注。雖然不舒服確實,但那畢竟還是一個可以容許自己不斷撒嬌的年紀。

但等長大了、出了社會、開始工作,我體驗到人生不過就是交換。拿你的時間交換、拿你的知識交換、拿你的作品交換、拿你的順從交換 - 你得乖乖穿上正式的服裝,扮演合宜的角色,讓社會認同你。

社會不會有人讓我撒嬌。如果我不願意打扮正式,那我就無法獲得社會能給我的那些東西。

當沒有別的選擇與退路時,羊毛刺人自然並不是多大的問題。接受這觸感,試著習慣它,一段時間後也就忘懷了。所以我只是不知不覺的接受了這刺癢感,從來沒有習慣,只是也不再有抱怨了。


想到這整個脈絡,倒沒有讓我多愁善感起來,反而覺得這概念或許是很多年輕朋友該嘗試的一條途徑。

怎麼說呢?

因為有時候有些年輕的朋友來找我們,或是他們的父母來找我們。常會被他們問到的問題是:「做某某事情很辛苦,我(的小孩)總沒辦法堅持下去,該怎麼辦呢?」

我建議大家的答案是:『要自己隔離自己的安適區,創造一個可以堅持下去的環境』。

這概念是這樣的:我們大部分會膽怯、會害怕、會逃避、會想找人撒嬌,是因為我們覺得自己「還有選擇」。 越辛苦的時候,我們越會想找人撒嬌,獲得他們的秀秀。覺得自己只要回去哭訴,媽媽會幫我、爸爸會有更強的方法、家人都不忍心看我這麼辛苦。

當我們自覺自己還有退路,碰到挫折時往往就無法繼續堅持。

但如果自己盡量把這些都切割開呢?

比方說,不要讓自己住在家裡、讓自己得去承擔所有的生活開支、不要有人在旁邊提醒我們:「你這樣太辛苦了,家裡又不缺你賺錢」、不要有人在旁邊說:「真的辛苦就回來家裡,回來吃飯也不過多雙筷子」、不要有人在旁邊煽動:「放棄吧,快回家,爸媽養你沒關係。」

雖然大家都說大環境很慘,但我覺得其實還沒真的很慘。一個聰明才智夠的年輕人、搭配適當的努力、正確的方法與態度、再搭配穩當的策略,就算是2015年的今天,我覺得只需要五年的時間都能拚到還不錯的位置。

我們周圍有很多年輕朋友,也是才出社會三五年。 一開始起薪未必很高,但憑藉著正確的觀念跟堅持,慢慢也獲取了自己的舞台。

這些人的共通點就是,他們很少真的在抱怨甚麼。他們讓自己遠離安適區,而且眼睛永遠看著前面 - 看著那些自己可以,但還沒有做到的事情;看著那些自己還可以努力,還可以提升的部分。很少聽他們說,我試試看,不行就回家。也很少聽他們談社會多險惡,還是學校好。

我自己回顧,自己二十幾歲做的最正確的一個決定。就是學校畢業後就獨自在外面居住。從租屋、付管理水電費、找工作、買日用品、打掃房子、創業、學習財務決策、找人修水電、所有決策都是一個人決定。

讓自己有立刻得面對整個社會現實的決心。稍稍切斷跟家人的距離,學習自己負責任跟做決策。

不讓自己輕易有撒嬌的環境,不讓自己輕易聽到別人說:「你已經做得很好了」、不輕易讓自己可以投奔回家、不輕易讓自己可以在外面發脾氣然後收拾包袱逃避。

這樣,你的忍受度會提升,你會從小事開始慢慢習慣自己做決策,你會忘記很多原本你以為自己無法忍受的痛苦,你會習慣大人的世界,你會隨時觀察世界運行的原則。因為你假設自己不能後退,只能前進,那就會逼著自己得想辦法穩當前進。

沒真的大事不回家撒嬌,慢慢就沒甚麼需要撒嬌的大事了。等到某一天你回顧,你發現自己其實默默成長也堅強了。

所以,你若是年輕的朋友,畢業就讓自己去個遠離父母有距離、不住在家裡的地方工作。獨立面對這世界,獨立讓自己抗壓與成長。你會進步最多。

至於你若是家長,盡早放手讓孩子去自己面對社會的艱困。千萬別讓孩子覺得隨時回去家裡不缺他賺錢。唯有讓他獨立學習,才是給他最重要的人生禮物。

http://www.managertoday.com.tw/columns/view/51318

Philippe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