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好複雜? 沒關係,保險姊姊幫你答,保險姊姊答頻道介紹客戶詢問過的保險問題、知識以及注意事項,歡迎加入保險姊姊答TikTok,喜歡記得點讚收藏喔。
[你買的癌症險落伍了嗎?]
隨著醫療技術進步,以前買的癌症險現在還有用嗎?
#保險 #癌症 #防癌 #insurance #保險姊姊 #保險姊姊答
https://vt.tiktok.com/ZSJwJJXFa/
- Sep 07 Tue 2021 11:18
保險姊姊答 @insurance_sister0713
- Aug 22 Sun 2021 13:50
東京面積增加了!日本海底火山爆發 形成「聖筊」新島嶼
日本海上保安廳表示,硫磺島以南約50公里處的海底火山「福德岡之場」8月15日爆發,隔天觀形測成直徑約1公里的新島嶼。許多台灣網友一看就覺得好面熟,原來是看起來太像「聖筊」了,而東京都的面積也跟著增加了一點點。
新島嶼的位置在東京都以南、台灣以東,約在硫磺島南方50公里處,是小笠原群島的海底火山福德岡之場。日本海上保安廳表示,8月16日由羽田航空基地的飛機在空中觀測,這個安山岩新島嶼附近有許多火山爆發形成的浮岩在海面漂浮。
海上保安廳資料顯示,福德岡之場最淺火山口約水深25公尺,經常都能觀測到火山活動,自從16日新島嶼形成至今就已經發生3次。2005年、2010年,這個海底火山都曾爆發過,形成了直徑約200公尺、深度約30公尺的多個火山口,連在一起約有600公尺長。
日媒《urbanlife》表示,「聖筊」島嶼讓東京都的面積增加了一點點,網友則留言表示「這是海底火山我才能笑看,如果是富士山怎麼辦?」
- Jul 26 Mon 2021 22:09
認識世界地球日與2021地球日主題,加入「修復地球」行動
世界地球日的由來
1969年,加州聖塔芭芭拉發生大規模漏油事件,長期關注環境惡化議題、來自威斯康辛州的蓋洛德•尼爾森(Gaylord Nelson)參議員,受到當時學生反戰運動的啟發,希望透過於各個大學校園的巡迴演說,將「空氣與水污染」的概念以一種新興公眾意識注入學生反戰抗議的能量中。
他們招募了丹尼斯•海斯(Denis Hayes)來組織校園活動,然後選定1970年4月22日為第一屆世界地球日(Earth Day)。此舉立即引起全國媒體與大眾對環保的關注,獲得了來自各地組織團體的廣大迴響。
世界地球日對美國的影響
1970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啟發了2000萬個美國人,進行橫跨東西兩岸的示威遊行,等同有多達十分之一的美國人口參與了這場世界上最早的大規模環境保護運動。
這次的運動跨越不同的政治黨派、社經地位與職業立場等隔閡,人們達成罕見的共識,促成了「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的成立以及多條環境保護法案的通過,更直接催生了1972年聯合國第一次的人類環境會議。
走向全球的世界地球日
隨著環保議題日漸受到全球大眾關注,在1990年世界地球日20週年紀念時,世界地球日將環境議題推向了世界舞台,成功獲得了來自亞洲、非洲、美洲、歐洲許多國家和眾多國際型組織的活動響應,共動員世界上140多個國家、超過2億人口參與世界地球日的活動,自此世界地球日成為全球性的環保運動。
2021年的世界地球日主題:修復地球(Restore Our Earth)
每一年,世界地球日都將定訂一個主要的行動主題。2021年的世界地球日主題則是「修復地球(Restore Our Earth)」,呼籲人們付出實際行動表達對地球的關懷,思考如何減少對地球的影響、改善恢復我們的地球環境,共同防止環境破壞所引發的災害。
綠色和平在臺十年環境里程碑

綠色和平與世界地球日一樣致力於全球性的環保議題,回顧綠色和平在臺十年,展開了許多精彩的環保旅程,著重於保護海洋永續生態、監督能源轉型、減緩氣候變遷、守護食品安全等。十年來,臺灣有更多民眾關心氣候變遷議題,也有愈來愈多人願意為環境的永續發聲,社會正在覺醒。
守護地球,從日常生活中做起
關心地球、參與行動,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就能做的小事開始!關注環保議題與新聞,平時不浪費食物、自備環保餐具、選擇環境友善產品、確實做好垃圾分類等,從日常習慣開始付出一點對環境對地球的關懷,都能讓我們的環境獲得改善。
減緩氣候變遷、守護北極
對抗氣候變遷,除了仰賴政府修法、企業主動減碳,我們也能從生活中著手改變,力行9件日常生活小事也能夠帶來幫助。
了解減緩氣候變遷的方法:對抗氣候變遷:生活中可以做到的9個節能減碳方法
減少塑膠污染
塑膠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提供了便利性,卻無法分解,不僅污染環境,也影響生物與人類健康。
解除塑膠污染危機,無人能置身事外,民眾、企業、政府都應當一起思考如何改變生活習慣,從源頭減量,才是根本的永續之道。
提供您9個生活減塑妙招:愛您所愛的地球:生活上減塑的9個方法
守護森林
人類、野生動植物,以至整個地球的健康都仰賴健康的森林生態;森林是地球約三分之二陸生植物和動物物種的棲息地,是大小社群的命脈,更是抵禦災難性氣候變遷的一道最後防線。
其實保護森林並不難,生活中也能做到:4種保護森林的方法,從日常生活中愛地球!
保護海洋
科學家們指出,在接下來的世紀,海洋將面對自恐龍時代以來最嚴重的物種滅絕。但現在還不算晚!
只要努力落實守護海洋,就還有機會:5個生活大小事,今天就能守護海洋
綠色和平未來十年的計畫
綠色和平在台灣成立滿十週年,這十年間展開無數次的環境保護行動,包含食安及環境的調查、提倡禁用微塑膠產品,一路到永續漁業發展、呼籲降低碳排放量、提倡再生能源等,如今四面環海的臺灣面對氣候變遷的災害,綠色和平啟動十週年「地球重生計畫」活動網站,以社群活動方式再次呼籲更多人以行動搶救地球,只要將環保行動的照片分享至FB及IG,#綠色十年挑戰,就有機會獲得《我家不見了》的精美繪本,共同阻止氣溫上升1.5°C,讓地球與臺灣都能在下一個十年重現生機。
- Jul 24 Sat 2021 17:31
台灣作家抱走日本文學大獎
▲台灣旅日作家李琴峰於週三榮獲日本文學界最重要的獎項「芥川獎」。(圖/擷取自李琴峰臉書)
根據The China Post報導,台灣旅日作家李琴峰於週三榮獲日本文學界最重要的獎項「芥川獎」,成為繼中國籍作家楊逸之後,獲得該獎項的第二位非日語母語者作家。
李琴峰的得獎作品《彼岸花盛開之島》(彼岸花が咲く島)講述少女宇實(Umi)漂流到一座島上,該島上的一切都由女性掌管,也完全顛覆了現實社會中的傳統性別角色。
在這座島上,只有女性才有權利撰寫歷史,且歷史事件只能透過特定的語言記錄。當然,所謂特定的語言就是僅某些身分地位特殊的女性才能學習的,因此在歷史創造與記載一事上,男性根本沾不上邊。
這個場景或許讓人感到似曾相識,畢竟現實生活中的女性在不久前的父權社會底下也只能扮演這種角色,而這正是李琴峰想在小說裡探討的議題。
▲李琴峰的得獎作品《彼岸花盛開之島》。(圖/擷取自李琴峰臉書)
李琴峰接受中央社訪問透露,幾千年來,透過男人的視野、男人的文字,書寫的所謂的歷史、正史,其實都是經過男性視覺觀點解釋而成的東西,即使是相對性別較平等的現在,大家習以為常的一些思維、邏輯、科學知識乃至於政治體制、意識形態都是男人建構出來的。
李琴峰還表示:「回顧人類歷史,人類從原始的採集、狩獵生活,在很原始時候有很多母系社會存在,但進到農耕社會後,很不可思議的,都變成父權系社會。」
- Jul 11 Sun 2021 10:23
提升英語軟實力!2030年成為雙語國家 台灣準備好了
政府宣示2030年台灣要成為雙語國家,並訂2019年為雙語國家元年。過去政府推動雙語政策,多是從「硬體」著手,比如推動道路、觀光景點的英語標示,這一次的政策,是要提升國民的英語軟實力,擁有與國際溝通的能力,才有辦法展現專業,讓台灣的年輕人可以跟國際競爭。
▲圖/翻攝自Eswatini TV
史瓦帝尼國王恩史瓦帝三世:「我要感謝中華民國台灣的總統,送這種藥物來協助治療。」
加拿大總理杜魯道:「我很樂於感謝台灣的慷慨捐助。」
美國麻州政府官員:「來自台灣人向麻州政府的捐贈。」
全球疫情肆虐下,台灣伸出援手雪中送炭捐口罩,如今各國回饋疫苗共度患難,台灣要登上國際舞台,透過醫學軟實力一次次被看見。
羅一鈞:「當偵探很像,跟我們防疫很像,不是說像醫院X光、電腦斷層,極度先進21世紀科學方法去幫你找出病因,可是我們防疫常常都是在這些疫調、匡列,很傳統過程找出傳染來源和線索。」
自比為「防疫柯南」,若將時間軸拉長,羅一鈞之所以投身傳染病防治工作,和過去在非洲馬拉威有相當深的淵源。
羅一鈞:「這個國家還有其他的這個官方語言,最多種族使用的是齊切瓦,少數民族還有屯布卡,到了當地就是要入境隨俗,每天都要一直講英文,講錯沒關係,反正就是勇敢講, 對方聽得懂幾個字就可以回答,你有時候聽不懂他的腔調,當地愛用的字,就是要這樣像打打乒乓球一樣,來來回回繼續打下去,其實很快就可以適應這些腔調或用字,特殊的一些那個慣用語。」
近2年的非洲見聞,促使羅一鈞後來投身感染科,奉獻愛滋醫療,愛滋病人用他們的生命給羅一鈞上了一堂又一堂的課。
羅一鈞:「把你的英文學好,語言學好,不要忘記你的熱忱初衷,準備好有機會發動,不要怕失敗犯錯,年輕就是有失敗跟犯錯的本錢。」
台灣要走出去,世界公衛上占有一席之地,防檢局長杜文珍多次在談判桌上,靠著流利外語能力為國家爭取最大利益。
防檢局長杜文珍:「語文非常重要,不管是口蹄疫經驗分享, 我們跟疾管署共同合作,怎麼適度表達給外國人很重要。」
努力了24年,台灣終於從「口蹄疫區」除名,獲豬肉外銷入場券,在談判桌上多次斡旋交涉。
防檢局長杜文珍:「談是一件事,我們講的是你懂我懂,要做記錄,寫在上面的每個文字,字字斟酌,每個意思都不太一樣,我們常說資料提供給你,你是用provide,或是用submit,除了口語之外,每個字都要很小心。」
除了第一線人員的專業,雙語能力的重要性相輔相成,政府推雙語化首年進度(2019年),涉外文書證照雙語化達到50%,公共服務場域雙語諮詢60%,部會官網涉外法規雙語化70%,政府招標文件部分英譯100%。各部門也動起來,教育部「全英語教學師資培育」計畫,到了2030年,要培育英語人才達5000人。
過去台灣有牙醫醫療團遠赴菲律賓,為當地人裝假牙,進行唇顎裂開刀手術。還有肺炎疫情爆發初期,台灣還幫忙帛琉建置PCR檢測區。2030年台灣要成為雙語國家,透過台灣在國際公衛與防檢的成績,呈現第一線人員雙語能力的重要性,邁向雙語國家,台灣準備好了。
- Jun 17 Thu 2021 08:49
端午節 日本與台灣習俗異同令人驚奇
端午節 日本與台灣習俗異同令人驚奇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日本也過端午節,許多習俗跟台灣非常相似,但也有所不同,在在令人驚奇。
相同的是,日本不但有端午節,而且也吃粽子、划龍舟,或許因為如此,日本統治時期台灣的端午節習俗沒有受到太多的改變。
不過日本的端午節跟台灣也有很多不同,因為日本在奈良時代開始向唐朝學習,端午節也被傳到日本,由於日語的「端午節」是「たんごのせっく」,又叫「菖蒲(しょうぶ)節」,後來因為日語「菖蒲」和「尚武(しょうぶ)」同音,漸漸變成希望男孩子尚武的節日,後來又變成男孩子的兒童節,有了在五月五日端午節豎起「鯉魚旗,鯉(こい)のぼり」的習俗。
日本的粽子跟台灣也不太像,比較細長,不但和台灣粽子看起來有些不同,而且以甜味為主,更像是和果子。
日本在古代的龍舟競渡氣氛也非常熱烈,但是常常引起爭端,後來就被禁止,現在有一些地區把划龍舟當成比賽,但是已經慢慢跟端午節脫鉤。
日治時期,台灣本來的端午節習俗大多還是保存下來,尤其是粽子與龍舟,各地的龍舟競賽很多,媒體常常有報導,到現在還可以看到很多當時盛況的照片,淡水河最多,尤其上游新店溪的碧潭,結合風景與賽事,一直都是北台灣龍舟競賽的聖地。台灣各縣市也有。值得一提的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古都台南,本來就有龍舟競賽,後來新運河(即台南運河、安平運河)在大正11年(1922年)4月16日工程開工,由當時總督府技師松本虎太設計,端午龍舟競渡從當年開始也改在新運河舉辦,讓更多人見證新運河的盛況。
- Jun 10 Thu 2021 13:18
苗栗縣110學年度國中小聯合教甄 客家語及英語可加分
苗栗縣辦理110學年度國民中小學教師聯合甄選,國民中學開列缺額16名、國民小學暨附設幼兒園開列缺額99名。此外,為充實本土語與雙語師資,本次聯合甄選作業將本土語言「客家語」中高級能力認證、英語能力相當於CEF語言參考架構B2級等列入加分條件,歡迎符合資格的教師報名甄選。
苗栗縣110學年度國民中小學暨附設幼兒園教師甄選共開列新進教師缺額115名,即日起至6月10日開放網路報名。國民中學教師甄選分為2類組:一般地區組和偏遠地區組;甄選類科共計2類:資訊科技及生活科技。
國民小學暨附設幼兒園教師甄選分為3類組:一般地區組、偏遠地區組,以及原住民族組;甄選類科共計9類:國小一般類科教師、國小一般類科教師具英語專長、國小一般類科教師具體育專長、國小一般類科教師具表演藝術專長、國小一般類科教師具音樂專長、國小一般類科教師具視覺藝術專長、幼兒園教師、國小身心障礙類科,以及學前身心障礙類科。
本次教甄將本土語「客家語」語言能力認證列入加分條件,客家語語言能力認證達中高級的考生,甄選總成績可增加10%;此外,為配合「2030雙語國家」政策,英語能力相當於CEF語言參考架構B2級的考生(國中小英語科除外),甄選總成績亦可增加10%。
本次教甄包含筆試、口試、教學演示等3種評分項度,苗栗縣配合中區縣市政府教師甄選策略聯盟,訂於6月26日統一辦理筆試,並於7月9日舉行國中複試、7月10日舉行國小複試,更多資訊可至苗栗縣110學年度國民小學暨附設幼兒園新進教師聯合甄選網站,以及苗栗縣110學年度國民中學新進教師聯合甄選網站查詢。
- May 19 Wed 2021 16:19
英語力加值!國外最新汽車知識、技術一把抓

因家中經營遊覽車玻璃事業,臺北科技大學車輛工程系的連世翔從小就對汽車抱有強烈興趣,國中會考前就決定修讀汽車科,並進入高雄中山高級工商職業學校汽車科就讀,三年後順利進入北科大,繼續鑽研他喜歡的汽車。
「讀高職時會學習基本的汽車維修,到大學則是以研發為主」,連世翔舉例,車身的流體力學、油路配置和燃油系統、內燃機等汽車相關的工業教育,都是汽車科的學習內容。對專業詞彙如數家珍,連世翔談起汽車言語中盡是熱情。
對比不少學生到學測時才選擇進入科大等技職體系,連世翔的目標非常明確。考量到若選擇讀一般高中,可能只有在社團活動時,才有機會接觸與興趣有關的知識,「我在高職能更早投入專業領域,在學校內就學到更多技術的應用方式。」
他並補充,「台灣的技職教育其實做得很好,現在就有不少企業家是北科大的校友,可見台灣的技職有不錯成效。」對台灣技職教育的信心,也讓他更願意進入以培養專業人才為目標的體系。
雖然自己有明確目標,並進入高職就讀,但連世翔其實在校內看過不少僅因會考成績不佳,而進入技職體系的同學,不知道自己的興趣何在,懵懵懂懂虛度光陰。對此他建議平時要大量閱讀,從中找出自己喜歡什麼。「通常人都想自己擷取喜歡的知識,從多方領域下手,就能認定自己想走什麼樣的路。」
多方找新知 探索興趣與目標
對於新知的熱情,也讓連世翔發現具備外語能力有助於他達成蒐集最新汽車資訊的興趣,更能使他在技術的精進與學業上更上層樓。他曾聽老師分享,有一位在台灣汽車品牌納智捷工作的頂尖技師,正是因為語言程度不足,而難以前往海外學習更新的科技,因此侷限了自己的發展。若以相同能力前往海外發展,薪水更有翻倍的潛力。
此外,連世翔平時以臉書與IG追蹤美國電動汽車品牌特斯拉等品牌的訊息,也常上各大論壇,與板友討論汽車品牌推出各項的新科技。他解釋,由於美國的汽車工業發展相對成熟,且不少學校也以機械工程為主打,因此技術領先台灣不少年。他為了取得第一手的最新資訊,也花了不少時間在進修英語上,高中一年級時更休學一年到澳洲與紐西蘭修讀當地高中,藉由沉浸在全英語的環境中,強化英語聽力與口說能力。

結交異國朋友 跳脫既有框架
在澳洲,連世翔不僅收穫語言能力,也找出跳脫框架的勇氣。他說剛到當地時,對同學的「自來熟」感到很驚訝。「他們會昨天才開學,今天主動找我們交朋友,晚上就去彼此家中開派對。不像我們台灣學生,可能要一兩個禮拜才敢去接觸別人。」
看見對方的開放,也讓他願意鼓起勇氣說英文,與當地同學成為朋友。而這些在異國結交的朋友,也改變他的人生觀。勇敢、跳脫框架、多認識他人,就能取得更多的資源。他形容朋友像是一本一本的書,藉由閱覽他人的經歷,能從中找出值得學習之處。
好不容易在海外精進的口說與聽力等語言能力,連世翔回台之後也不忘維持,經常閱讀英文文章,保持時時接觸英文的習慣,或上YouTube收看全英語的澳洲新聞節目《60分鐘》,也會在Netflix上收看《The grand tour》等汽車主題的節目,並刻意不開中文字幕,直接收聽英語報導,以此維持英語聽力。
這也使得他高三時參加高雄市政府舉辦的ASEP亞洲學生交流計畫,能與韓國、越南、印尼等國的學生,以全英語視訊交流,並發表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為主題製作的專題,認識來自世界各地的同儕。
孜孜不倦的學習與對新知保持開放心胸,他在去(2020)年統測中取得全國第17名的出色成績。連世翔認為秘訣在於「不要為考試而考試」,他就設下「考上北科大」的明確目標,並適時調適心情,不因壓力而影響讀書進度。
且追蹤各大汽車品牌時,他也練就尋找自學資源的能力,遇到跨不了的學習關卡時就會到大學開放課程、磨課師等開放平台搜尋資源。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曾說:「There is no better time to be alive.」(現在就是最好的時代。)因此連世翔認為,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學習資源豐沛,不必只讀教科書;試著享受讀書的過程,反而能從中收穫不少意想不到的新知。
對於未來,連世翔也很有想法,計畫雙主修電機,用電腦程式加值自己具備的汽車工業專業知識。他表示,汽車結合電腦、感測等智慧科技已成為趨勢,不過目前業界人才多為分別專精於汽車工程與程式設計的人,程式專業人員不知道如何透過程式發揮汽車的最大效能,汽車技工雖清楚程式的需求,但不會寫程式總成為他們的致命傷。「我想雙主修電機,成為這兩方中間的橋梁。」
- May 08 Sat 2021 22:18
雙語實驗教育外師數全國第一 侯友宜想讓孩子勇敢說英語
「I found it!」「Good job!Hi—Five!」慶祝復活節,新北市中和區光復國小舉辦多個活動,同學們在找到彩蛋時,開心地馬上就用英語告訴老師。
光復國小是新北市雙語實驗課程亮點學校,低年級一周有將近1/3的課程採雙語教學,每周二是「英語日」搭配闖關活動,讓小朋友都能開心跟外師互動。
台灣人學習英語最害怕的就是真正要用時卻說不出口,「2030雙語國家」政策是蔡政府力推的重要政策,而新北市也正逐步打造自己的雙語教育藍圖。
學科還是主體,雙語教學讓英語學習時間再延長
光復國小校長張明賢表示,109學年度起,從一年級逐年實施雙語實驗課程,課程包含體育、藝文、自然、校定課程My City,及主題式學習利用繪本將課程內容再延伸。
張明賢說,新北市定位國小雙語實驗課程以「學科內涵與語言融合學習」(CLIL)為核心理念,因此教學還是以學科為主,只是將英語與不同領域結合,希望藉由英語上課節數的增加,提升孩子的英語能力。
他舉例,體育課有專有名詞,就會用中文解釋;此外,課程也採一名外師搭配一名中師來進行,中師協同採差異化教學,也能特別關照跟不上的同學。
光復國小老師還特別推出國民健康操雙語版,「Hey-yo!Hey-yo!Stomp,stomp,stomp,hah!…Chicken, Chicken, Chicken. Fly, Fly, Fly. Scissors, Rock, Paper!...」課間都會跳的健康操是小朋友學校的日常,將雙語直接建構在生活上,讓孩子都能自然哼唱出來。
走出教室,外師帶著小朋友認識校園裡的植物。(圖片來源/FB@GFES雙語小館Bilingual Teaching Program)
張明賢坦言,學校孩子在英語學習的成長或許在數字上看不出來,也無從比較,但令他最感動的還是校園裡孩子可以脫口就說出口語化的英語,尤其小一新生從上學期開學到下學期,因為時常接觸外師,小朋友更有勇氣在下課時間跟外師說話。
上百名外師居全台之冠,新北還要把外師帶進偏鄉
光復國小是新北市目前35所實施雙語實驗課程小學的其中一所學校,110學年度也就是今年的8月開始,新北市實施雙語實驗課程的國小預計將倍增到70所。
若以公立高中職來看,新北市公立高中職國中小共有300校,109學年度有119校推動雙語課程、雙語實驗班或中外師雙語協同教學課程,約占40%。要注意的是,推動雙語教育的第一步—師資,新北市領先全台擁有最多100位外師,其他五都外師人數依序為桃園市83人、台北市55人、高雄市50人、台南市41人,台中市的35人墊底。
新北市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除了市府的預算編列外,未來還將與中央資源搭配,再引進10名外師至16所偏鄉國小服務,並結合當地特色,讓孩子更認識家鄉。而外師的輔導支持系統也很重要,透過職前訓練、在職進修、專業社群及到校輔導訪視確保外師的教學品質,並有專人負責外師的生活管理及與學校的溝通協調,讓外師與學校的各項合作能夠更加順暢。
雙語教育要能成功,台灣的老師也是關鍵
只是即便外師人數居全台之冠,雙語教育要能成功,也要有更多台灣老師的加入。一名國中英文老師指出,外師到一間學校要與其他老師協同教學,一定會有一段適應期,以英文科老師為例,也要經過1、2年的時間討論,才能比較確定教學模式與教學內容。
而光復國小作為新北市雙語實驗課程的示範學校之一,109學年度有6位外師,算是資源相當豐沛的學校。
張明賢說,雙語實驗課程進行時採中外師協同,前期教學以外師為主、中師為輔,課程後期,中師慢慢了解教學課程如何運用英語後,就會嘗試讓中師來上課,外師為輔。
張明賢不諱言,要將中師的整體實力拉起來很辛苦,因此雙語課程一開始也只有在低年級實施,下學年將擴大到3年級,透過中外師共同備課,甚至外師教中師講英文等交流,要讓中師可以把在學的語言能力找回來,「讓中師能臉皮厚一點、勇敢一點在孩子面前講英文,像我也要講,我也會很緊張,可是校長一定要示範,才可以讓老師一起來做。」
新北市長侯友宜說,英語要生活化,努力邁向2030年雙語課程目標。(圖片來源/新北市政府)
張明文坦言,雙語教學只能慢慢做,鼓勵讓有興趣、有能力的學校和老師來參與,不能強迫。
2030校校有雙語,讓孩子勇敢說英語
目前除了每年提報雙語公費生教師聯合甄選、開設雙語教育組缺額,提高教師用雙語教學的誘因,教育局正規劃雙語教育獎勵機制,透過表揚、敘獎、補助雙語學分班或其他獎勵措施,激勵各校教師進行雙語教學,達到2030校校有雙語的願景。
新北市的英語教育很早就啟動了,90學年度就將英語課延伸至小一,每周1節課;從102學年度起,實施低年級每周2節英文課,中、高年級3節。
在全球化浪潮下,英語力是打開世界的鑰匙,張明文說,打造雙語環境、雙語實驗課程只是開始,而且起初也不是每個孩子都能適應,但經過這3年實驗,中外師不斷滾動修正課程內容,已逐漸看見成效,最重要的還是希望新北的孩子都能勇敢說英語。
- Apr 25 Sun 2021 10:56
第一不是台大?「世界大學影響力」35校排名出爐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公布2021最新「世界大學影響力」總排名,全台有35所大學進榜,排名區間介於101名至200名之間,其中讓人意外的是,台灣大學並非35校中的第一名,而是成功大學位居35校第一。台灣入榜學校第2名為台灣大學,全球在101至200名區間;清華大學、高雄醫學大學、台北醫學大學名列全球201至300名區間;雲林科技大學、屏東科技大學、台灣科技大學、中國醫藥大學、東海大學名列全球301至400名區間。
另外,台北科技大學、慈濟大學、交通大學、亞洲大學、中山大學、輔仁大學、中正大學、東華大學、長庚大學、台北市立大學、彰化師範大學、暨南國際大學、中興大學、南華大學、慈濟科技大學名列全球401至600名區間。淡江大學、國立台北大學、逢甲大學、朝陽科技大學、勤益科技大學、高雄大學名列全球601至800名區間;高雄科技大學、中華大學、中央大學名列全球801至1000名區間。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今年共有1240校參與,依據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排名依據針對各項目都有排行榜,包括消滅貧窮、零飢餓、優質教育、性別平等、氣候行動等17項目標。其中台灣的大學在第3項目標(確保健康及促進各年齡層福祉)表現相當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