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檢測長、清大化學系教授凌永健推出簡便空氣品質監測器(右),民眾可以透過智慧型手機藍芽連接,之後就能將監測數據傳到網站上。(photo by 黃譯萱/台灣醒報)由檢測長、清大化學系教授凌永健推出簡便空氣品質監測器(右),民眾可以透過智慧型手機藍芽連接,之後就能將監測數據傳到網站上。(photo by 黃譯萱/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黃譯萱台北報導】讓每個人都能成為空氣監測員!環保署與消基會合作,30日推出微型行動監測器,只要和智慧型手機連線,民眾就可以透過上傳自己所在位置的空氣數據供全民讀取。環保署署長魏國彥表示,未來民眾都能取得最即時、最靠近住家的空氣數據,但空汙專家葉光芃也提醒,環保署不能光有數據,卻沒有改善的行動。

30秒測一次

由檢測長、清大化學系教授凌永健推出簡便空氣品質監測器,只有約15公分長,一手就能掌握,民眾可以透過智慧型手機藍芽連接,之後就能透過特定APP,將監測到的數據傳到網站上。凌永健表示,監測器每30秒就會回傳一次訊息,精準度和速度都相當好。

擷取下來的數據能夠立刻被傳到「智慧型懸浮微粒監測雲」的網站上,任何民眾只要上網都能讀取,顯示為紅字就是超標,旁邊再附上Google地圖,讓任何使用者都能知道超標地的精確位置。

許多生活因子都會影響空氣品質,這些過去透過政府定點的監測站都無法反映,凌永健指出,以廟宇為例,民眾若拿監測器從廟外走到廟宇中,就能發現空氣品質大幅下滑,PM2.5的濃度瞬間從50飆高到250每立方微克。

民眾可進行自我防護

魏國彥表示,未來民間可能還會出現不同版本、廠牌的空氣品質監測器,環保署會持續和消基會合作,針對不同版本的空氣品質監測器進行精準度測試,之後公告,讓消費者可以自行選擇、自行判斷。

至於這些微型監測器能否成為取代官方監測站,成為檢舉指標?魏國彥則認為還不到那一步,微型監測器的功能主要在讓民眾能了解自身環境,能夠隨時進行自我防護。對此空汙專家、彰基醫師葉光芃強調,有了數據之後,民眾和政府都要有實際作為,否則就像是「一直量血壓卻不吃藥一樣。」

https://anntw.com/articles/20151130-XJyo

Philippe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網絡是另一個世界,當中有明亮寬敞的大道,自然也有暗黑的小巷。平時我們要找哪個網站,很自然到Google搜尋一下;但網路的世界無遠弗届,只要你有心搜尋,能找到的必定比Google所能承載的更多。對黑客、網絡安全專家來說,有世上最危險網路搜尋器之稱的「Shodan」才是屬於他們的搜尋器。

outside-shodan

Google 連結表網絡(Surface Web)的網站與資料,而Shodan 則收集了大部份與互聯網相連之設備的IP網址。如連接了互聯網的銀行Web Cam、車輛、公眾無線網絡,甚至是一座城市的交通燈系統,均可在Shodan找到相關的 IP位址。憑著IP位址,黑客便有機會進入相關的路由器,繼而控制、更改系統設定;有些工業間諜亦能藉此進入車廠、醫療設備的Web Cam,輕而易舉得知其商業秘密及產品的安全漏洞。

隨著網絡化,不少政府、發電廠,甚至核能發電廠均依賴電腦控制系統,亦即監視控制和數據(SCADA)。而SCADA網絡襲擊亦是最危險的一種,去年密西根大學一班研究者,以一部普通手提電腦,透過無線網絡的交通燈,進入交通系統,成功控制100盞交通燈利用Shodan,只要搜尋對的關鍵詞,或能找到SCADA 設備的IP,而當中只要有一環人為的安全漏洞(例如管理者沒有更改預設密碼),外人就能控制整個系統。

這張地圖顯示了全世界連接了互聯網的電子設備。這張地圖顯示了全世界連接了互聯網的電子設備。

雖說Shodan是最危險的搜尋器,但其實它是中性的,惡意黑客固然可先進入Deep Web,嘗試不留痕跡地在Shodan找尋相關IP,再發動攻擊;網絡安全專家、企業亦可透過Shodan 研究網路使用模式。

控制一架飛機、一輛汽車、甚至整座城市的供電系統已不是電影橋段。Shodan搜尋器只是工具,95%成功的黑客襲擊皆源自人為錯誤,也就是對網絡安全的忽視與無知。真實世界與互聯網世界已逐漸靠緊連結,沒有人再能置於其外。

http://www.outside.hk/%E4%B8%96%E4%B8%8A%E6%9C%80%E5%8D%B1%E9%9A%AA%E7%9A%84%E6%90%9C%E5%B0%8B%E5%99%A8-shodan/

Philippe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信大家可能有聽到一個說法:「組織中既然有這麼多不同能力的人才。領導人在決策前應該讓大家都能參與討論。請每個人提供寶貴意見,如此才能避免盲點、並確保每次的決策都是最佳決策。」

很遺憾。
我一直覺得這是一種錯誤的概念。

因為一個組織如果總是以這種方式運作,那除了充滿混亂與衝突以外,恐怕不會有第二個結果。畢竟集體決策雖然有腦力激盪的效果,但其實有個另外不為人知的副作用,就是社會心理學談到「群性虛耗」(Social loafing) 的問題。

所謂群性虛耗,指的昰1+1小於2的現象。一般人常常認為人數多了,能力與決策應會隨著人數增加而增加。但實際上通常結果是「剛好相反」。

背後的成因在於:當一個人做全部決策時,雖然他享有過高權力,但他也擔負完全責任。所以他在決策上,會盡一切力量小心,也會努力促成事情發生。

可是當決策者超過一個人時,每個人的責任感會隨著決策成員的增加而大幅下降,更會把「執行」認為是別人的責任。而這種每個人對成敗責任感覺稀薄的現象叫責任稀釋(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所謂三個和尚沒水喝就是這意思。而這現象將隨著人數越多,狀況則越糟。

以社會議題來看就最明顯。

人們對於社會議題的決策(如二代健保、房屋政策、經濟政策)雖然都罵得要死,可是卻幾乎很少人覺得那跟自己有關。但追本溯源,民意代表與官員也是間接透過多數選票產生的,所以決策跟自己也有連動性不是嗎?但看到此文的讀者,誰會覺得國家狀況跟自己有任何責任呢?一定都覺得,那是「別人」的責任 (包含我在內)。這就是責任稀釋最明顯的例子。

此外,當群體數量上升時,各自對於事件的「自願參與度」也會下降。比方說捐錢做公益或是公民投票上就是如此。當母數越大時,大家越會認為自己有沒有都沒差,也就越沒有參與意願。人人心裡會想說:「反正多我一票、少我一票,還不都一樣嗎?」熱情就消散了。所以當組織龐大,透過集體決策,不但稀薄了大家責任感,更會扼殺「自願」參與某些事情的認同感。

還有一個更嚴重的害處,則在於集體決策更可能導致決策衝突的風險。

大家都在會議上各抒己見後,自然認為既然你要我發言,最終決策就應該考量到我的意見。可是人數越多,看法一定越紛歧。那最終決策,必然不會是一個所有人都滿意的答案。

比方說,若是個少數服從多數的結果,那屈居少數的那群人必然不滿意。如果是個協商的決策,則可能是人人都妥協削足適履的答案。那這種結果更慘,因為每個人對那方案都有一部分的不滿意,最後其實就是人人都不滿意。

換言之,認為發了言但意見沒被認同的那群人,不會因為有參與決策而更喜歡這結果,反而更有可能因為意見不被採納而抵制決議。

這尤其經驗不足的團隊成員身上最明顯。有時候這些成員並非從營運全貌的角度思考,往往只就技術可行性、各自興趣、或是技術的絢麗度來提出他們的看法。可是做為一個決策者,得平衡的考量很多其他因素。這時候若一開始有請他們參與會議,讓他們提了建議,但最後若是不採行或甚至否決這些意見時,往往會造成他們的心理傷害。更可能讓他們產生負面情緒,並敵視後面所有的指令。

但有意思的是,如果一開始他們沒有機會表達意見,只是單純接受指令執行同一個工作時,敵對心反而未必會出現。這時候,雖然同樣他不完全認同或喜歡這指令,但因為沒有表達意見的機會,不會有「意見沒被採納的怨懟」,所以倒還能平心靜氣地執行指令。

好吧,那對抗群性虛耗,到底有甚麼好方法呢?
我建議可在決策議題上,盡量考慮到下面這三點:

1. 責任需明確

責任明確指的是說「每個工作都要有個明確的負責人」。他/她必須要授權可以獨立決策,當然也可以另外找人支援、或是聽取其他人的意見。但是最終責任成敗,必須很明確的在他/她身上。別人若不是這項工作的負責人,那就得完全遵照他/她的決議。

比方說外科手術就是這樣,執刀醫生是負責人,其他更有經驗的人若只是副手,也只是聽命行事。 而不可能在手術中彼此爭執起來。

若沒有一個明確的負責人,卻又搞出一堆人共同決議,那大家都會傾向僅對問題各自表述,但是誰也不覺得該負責解決問題,這就會讓組織混亂起來。可是一旦一開始就有明確的負責人,且這人得負責問題成敗時,他就會有處理議題的積極性。

雖然獨斷裁量可能有人會不開心,但別忘了,怎麼做都會有人不開心,兩害取其輕,還不如獨斷裁量的好。畢竟最終而言,問題能處理絕對比大家開心更重要。

2. 責任需等同權力

可是安排工作的負責人也有學問,並非隨便找個菜鳥出來負責就行。如果你要讓一個組織穩定成長,你就得讓位置對的人負責對應的工作。若責任跟他的職位不對等時,那一樣只會造成後續混亂。

比方說公司想做內部流程改造。可是高階主管誰也不想出頭當壞人,所以指派一個新來、位階又低的人當PM。那可想像,最後必定難有甚麼改變。原因很簡單,當這沒有權力的人要負責任時,他其實根本無法做出任何有影響力的決策。開會時,大老們在會議上各自表述,代表有盡責任,但真正執行面可能就不配合。這樣事情自然不能往順利的方向走。

更糟的是,當團隊看到該擔負責任的人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觀的人就會增加,反抗力道也會增強。這時候,群性虛耗將是必然的結果。這也是很多組織改革流於口號的原因,因為一開始配置一個責任不等同權力的人,那自然只能得到空忙一場的結果。

真要多人參與時,別讓決議者太龐大

當然,有時候還是必須要集思廣益。這時候,請小心不要讓這「集體」太大。除了負責人以外,僅找幾個非常懂這議題的人一起商量才是最有效率的。至於如果需要基層的建議,也僅找幾個成熟度高、且眼界夠的人來諮詢即可。

最重要的是,這工作的負責人還是要親自做出最後的決議。

至於如果是爭議很大、或是情況危急的議題,則盡量不要透過表決或是投票。在這種時候,「獨裁決策」其實是最能穩定人心的方法。這是因為狀態爭議性高或是狀況緊急時,大部分人其實是無助且徬徨的。

與其希望表達自己的看法,大部分的人這時會更希望躲在一個大的體系下面 - 有人給明確的指令,讓他做好被交付的任務就好。何況這時候也常沒時間徵詢不同人的意見,大家能快速一條鞭的把指令做好,往往更重要。

這也是一些注重效率的團隊中,分工很明確––「命令者跟執行者」切割得非常清楚。你不會在手術台上,看到主刀醫生徵詢每個人的意見。你不會在飛機上看到機長在亂流中還去詢問每個空服員意見。廚師在晚餐忙碌時間,也不會去叫餐廳每個成員來試試湯的鹹度。

所以,你執行一個專案、營運一個部門、甚至經營一家公司時也一樣,負責人就得擔負責任,並得很小心避免群性虛耗的心理問題。

結論

我們當然都希望人才能在對的位置上發揮長才。可是這不表示發揮長才得透過集體決策才能達成。相反的,過度依賴集體決策反而只會模糊了團隊的責任感、降低大加自主性、並增加因意見不被採納而埋怨的可能性。

所以,做為一個領導人(無論是PM或是CEO),該小心設計組織結構,把有能力的人放在對的位置上,並給予他足夠的責任與權利,這樣才是真正能讓有能力的人發揮價值之法。 組織也只有這樣才會被導向一個穩定、且有效益的方向。

http://www.managertoday.com.tw/columns/view/50174

Philippe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我一個人走在前往捷運站的路上。

不知道是因為氣候太乾還是如何,突然覺得今天的西裝褲穿起來有點刺刺癢癢的。一開始還想是不是有蟲,但馬上理解到,這樣的刺癢其實源自於羊毛材質本身。羊毛本來就會有點扎人的感覺。

但又覺得有點不太對。 因為這條褲子,其實也穿了好幾年。但怎麼會直到今天我才注意到羊毛扎人這回事呢?

我那一瞬間突然想起來,其實我從小是很怕羊毛的衣服。童年的時代,台灣雖然大部分小康家庭已經不窮了,但還沒到錢淹腳目的年代。買成衣比較貴,所以媽媽總會買毛線回來自己織毛衣。羊毛料子算是保暖的是好東西,唯一的問題就是衣服表面粗刺。

他費心打了給我穿,但我總覺得毛衣硬硬刺刺的,實在不舒服。所以每次要我穿毛衣,母子倆都會拉扯好久。媽媽怕我冷非要我穿上,我則是哭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拒絕。勉強被穿上,那一整天都覺得好不舒服。不管怎麼樣的姿勢,不是脖子感覺刺,就是手腕感覺刺。

當然,這西裝褲的料子是比當年粗羊毛好的多,但還是有些微的搔癢感。只是不知不覺這些事情倒忘了。 要不是今天突然想起來,自己根本想不起來小時候的自己曾經這麼憎恨過羊毛製品。

所以我又好奇的問起自己:「這一切到底是何時變了的呢?」

是我習慣了羊毛的觸感嗎?

但今天還是有覺得刺癢,表示不完全有習慣。或許,比較更像是接受了。

我又想到,小時候的不斷抱怨,不舒服當然是一塊,但撒嬌可能才是主軸?畢竟那年紀的自己,覺得只要抱怨抱怨,媽媽總能變出個不同的方案,讓我不冷的同時也不用承擔毛衣的不舒服。而且小朋友總是會變出各類的抱怨,來獲取大人的關注。雖然不舒服確實,但那畢竟還是一個可以容許自己不斷撒嬌的年紀。

但等長大了、出了社會、開始工作,我體驗到人生不過就是交換。拿你的時間交換、拿你的知識交換、拿你的作品交換、拿你的順從交換 - 你得乖乖穿上正式的服裝,扮演合宜的角色,讓社會認同你。

社會不會有人讓我撒嬌。如果我不願意打扮正式,那我就無法獲得社會能給我的那些東西。

當沒有別的選擇與退路時,羊毛刺人自然並不是多大的問題。接受這觸感,試著習慣它,一段時間後也就忘懷了。所以我只是不知不覺的接受了這刺癢感,從來沒有習慣,只是也不再有抱怨了。


想到這整個脈絡,倒沒有讓我多愁善感起來,反而覺得這概念或許是很多年輕朋友該嘗試的一條途徑。

怎麼說呢?

因為有時候有些年輕的朋友來找我們,或是他們的父母來找我們。常會被他們問到的問題是:「做某某事情很辛苦,我(的小孩)總沒辦法堅持下去,該怎麼辦呢?」

我建議大家的答案是:『要自己隔離自己的安適區,創造一個可以堅持下去的環境』。

這概念是這樣的:我們大部分會膽怯、會害怕、會逃避、會想找人撒嬌,是因為我們覺得自己「還有選擇」。 越辛苦的時候,我們越會想找人撒嬌,獲得他們的秀秀。覺得自己只要回去哭訴,媽媽會幫我、爸爸會有更強的方法、家人都不忍心看我這麼辛苦。

當我們自覺自己還有退路,碰到挫折時往往就無法繼續堅持。

但如果自己盡量把這些都切割開呢?

比方說,不要讓自己住在家裡、讓自己得去承擔所有的生活開支、不要有人在旁邊提醒我們:「你這樣太辛苦了,家裡又不缺你賺錢」、不要有人在旁邊說:「真的辛苦就回來家裡,回來吃飯也不過多雙筷子」、不要有人在旁邊煽動:「放棄吧,快回家,爸媽養你沒關係。」

雖然大家都說大環境很慘,但我覺得其實還沒真的很慘。一個聰明才智夠的年輕人、搭配適當的努力、正確的方法與態度、再搭配穩當的策略,就算是2015年的今天,我覺得只需要五年的時間都能拚到還不錯的位置。

我們周圍有很多年輕朋友,也是才出社會三五年。 一開始起薪未必很高,但憑藉著正確的觀念跟堅持,慢慢也獲取了自己的舞台。

這些人的共通點就是,他們很少真的在抱怨甚麼。他們讓自己遠離安適區,而且眼睛永遠看著前面 - 看著那些自己可以,但還沒有做到的事情;看著那些自己還可以努力,還可以提升的部分。很少聽他們說,我試試看,不行就回家。也很少聽他們談社會多險惡,還是學校好。

我自己回顧,自己二十幾歲做的最正確的一個決定。就是學校畢業後就獨自在外面居住。從租屋、付管理水電費、找工作、買日用品、打掃房子、創業、學習財務決策、找人修水電、所有決策都是一個人決定。

讓自己有立刻得面對整個社會現實的決心。稍稍切斷跟家人的距離,學習自己負責任跟做決策。

不讓自己輕易有撒嬌的環境,不讓自己輕易聽到別人說:「你已經做得很好了」、不輕易讓自己可以投奔回家、不輕易讓自己可以在外面發脾氣然後收拾包袱逃避。

這樣,你的忍受度會提升,你會從小事開始慢慢習慣自己做決策,你會忘記很多原本你以為自己無法忍受的痛苦,你會習慣大人的世界,你會隨時觀察世界運行的原則。因為你假設自己不能後退,只能前進,那就會逼著自己得想辦法穩當前進。

沒真的大事不回家撒嬌,慢慢就沒甚麼需要撒嬌的大事了。等到某一天你回顧,你發現自己其實默默成長也堅強了。

所以,你若是年輕的朋友,畢業就讓自己去個遠離父母有距離、不住在家裡的地方工作。獨立面對這世界,獨立讓自己抗壓與成長。你會進步最多。

至於你若是家長,盡早放手讓孩子去自己面對社會的艱困。千萬別讓孩子覺得隨時回去家裡不缺他賺錢。唯有讓他獨立學習,才是給他最重要的人生禮物。

http://www.managertoday.com.tw/columns/view/51318

Philippe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18年,大發明家德國的馮德賴斯公爵(Karl Von Drais)為他的「兩輪跑動機」取得了專利權,開展了人類交通史的新一頁!

這台「雙輪跑動機」(德文是Laufmaschine,英文是running machine),可說是現代腳踏車的雛形。

在座椅和把手之下,是兩個笨重的大輪子,跟我們今天看到的腳踏車類近;但有趣(吃力)的是,它可真是名副其實的「跑動機」,用家需要不斷雙腳蹬地,才能驅動「車子」……

馮德賴斯公爵

馮德賴斯公爵的發明可不是無聊的小玩意,它實乃背負一個崇高的使命。

1815年,印尼松巴哇島坦博拉火山大爆發。它迄今還被視為人類史上最嚴重的一場自然災難。

爆發影響遠至歐美,北半球進入「無夏之年」,農作物失收,家畜大批死亡,作為人類主要交通工具的馬匹也不例外。

就是這個契機,驅使馮德賴斯公爵著注他的發明工作,竭力找尋馬匹以外的交通替代。

公爵的發明,啟迪了來自英國、法國的製造商,紛紛設計出自家的腳踏車,如腳蹬車(Velocipedes)和所謂「花花公子的座騎」( “Dandy Horses”),腳踏車熱潮因而一時席捲歐洲。

腳蹬車(Velocipedes)「花花公子的座騎」( “Dandy Horses”)

但這股熱潮卻不禁教各地政府頭痛起來── 當時,「車手們往往為了避開凹凸不平的路面,而駛上行人路,在人群堆中橫衝直撞,迫使各地政府立法作相關規管。

就這樣數十年過去,期間出現了不少三輪車、四輪車新設計,它們大多已經由曲柄和踏板驅動,但這要到1860年代,人們才能鼓起勇氣,把兩腳離地,雙腳交替的踩動雙輪車子,架起風火輪,乘風奔馳。

究竟是誰首先把曲柄和踏板加進腳踏車設計?這或許已無從稽考,但這無疑是一個交通史的大躍進,因為這證明了人們可腳踏兩輪車子,卻平衡而不掉落。

當人們克服了恐懼,他們變得更追求速度。

最簡單的方法,莫過於增加腳踏車的前輪直徑。於是,人們以幅條輪替代過往的木製車輪,把車輪變得愈來愈大。那些前輪大、後輪小的自行車,兩輪看起來分別像便子和銀子的大小,故被稱為「便士銀子」(Penny-Farthings)

「便士銀子」(Penny-Farthings)

人們對這一劃時代發明趨之若騖的同時,各地也興起了「便士銀子」比賽,但為了遷就巨型的前輪,「便士銀子」的座椅往往設計得太高了,把人們也摔得鼻青臉腫。人們因此希望尋找一種更快但更安全的腳踏車。

1880年,滾子鏈誕生。 5年後,英國機械工程師約翰‧斯塔利(John Kemp Starley) 設計了羅浮安全腳踏車(Rover Safety Bicycle)

它是第一款以鏈條連接踏板和車輪的腳踏車設計,用家直接以踏板轉向前輪,不但提升了速度,在前後輪大小相同的同時,也能取得平衡,增加安全性。約翰‧斯塔利的設計奠定了往後現代腳踏車的發展,故他也有「腳踏車之父」的稱號。到了1890年代,腳踏車製造商陸續加入充氣橡膠輪胎,現代腳踏車也基本成型了。

腳踏車到今天已經成為世界普及的交通工具和休閒運動。在天朗氣清的早上,架著腳踏車在城市穿梭遊走的同時,也不妨想想這部關於腳踏車誕生的故事。

看看這段《單車進化小史》(片長1分鐘)吧!

 

http://www.outside.hk/%E7%82%BA%E4%BD%95%E8%A6%81%E7%99%BC%E6%98%8E%E5%96%AE%E8%BB%8A%EF%BC%9F%E5%9B%A0%E7%82%BA%E5%8D%B0%E5%B0%BC%E7%81%AB%E5%B1%B1%E7%88%86%E7%99%BC/

Philippe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明明每天都有洗頭,卻總是覺得頭髮油膩膩,一到下午瀏海就變塌嗎?我們幫你找到了既省錢、容易製作又可以幫頭皮深層清潔的洗髮配方,快來試試看吧!

近年來,日本相當流行使用碳酸水美容法,飲用碳酸水可以幫助促進血液循環和解決便秘問題,而使用碳酸水清潔皮膚則可以讓除去皮脂汙垢,幫助毛孔深呼吸,同理可印用於頭皮。以下是碳酸洗髮慕絲的製作方法。

Step 1:將50毫升的氣泡水倒入寶特瓶中,加入10毫升的洗髮精(可依個人喜好調整用量)後靜置。

Step 2:將寶特瓶的瓶蓋鎖緊,此時瓶中的洗髮精和氣泡水會開始混合,並產生泡沫,待液體完全消失變成氣泡後,即可打開瓶蓋。

Step 3:將瓶中的液體倒出使用,清潔頭皮的碳酸洗髮慕絲就完成啦!

雖然碳酸洗髮慕絲製作簡易,請先確定自己對碳酸水是否會過敏,斟酌使用碳酸水洗髮,且肌膚乾燥、敏感的人,請不要每日都使用碳酸水清潔,建議每3日使用1次即可,可別清潔過了頭,反而傷害原本健康的頭皮。

http://istyle.ltn.com.tw/article/1769

Philippe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徒手開罐頭自家製乾冰正確倒奶法,還有你一定看過的「把可樂煲乾會發生甚麼事?」,這名六呎七吋高、總是戴著太陽鏡登場的科學怪人,可能是最神秘的YouTuber,他的名字叫 Tara Kulakov,那個 Crazy Russian Hacker 頻道的主人。

crazyrussian

Kulakov 從不接受訪問,只曾透過兩段問答影片簡介自己的過去:他來自俄羅斯,今年28歲,曾是一位專業泳手。為了金錢、女人及更好的生活,來到了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阿什維爾,在一家Wal-Mart工作。

Crazy Russian Hacker並不是Kulakov第一個YouTube 頻道,他首先以摺紙為主題,製作摺紙教學影片,然後又開始了「慢動作實驗室」頻道,但兩者都不成功。後來他開始了Crazy Russian Hacker,招牌式的開場白 (“What’s up everybody?”, “safety is [the] #1 priority. Boom!”)及濃濃的俄羅斯口音,加上各種極為有趣的科學實驗,令他成為YouTube的當紅炸子雞。

2014年,Kulakov的頻道有一百萬的訂閱者,他的「野外生存教學」、「關於食的秘技」兩個系列獲大型媒體介紹,於是他開始參加YouTube的廣告合作計劃。今天,他已有近五百萬個訂閱者,那個煲乾可樂的影片更有二千四百萬次觀看。

據估計一名成功YouTuber每年可以賺到十萬至八百萬美元,沒有人知道Kulakov從YouTube賺到多少錢,但Crazy Russian Hacker的收入足夠他辭去Wal-Mart的工作,全職拍片賺錢。他早前甚至在自己的Instagram中上載訂婚戒指,似乎得到了最美好的結局。

Kulakov在2012年的問答影片說,觀眾喜歡他的影片是因為喜歡他的口音。毫無疑問,Kulakov從他的影片中顯示了他的幽默感,但他的成功更是來自他的堅持和投入。他的影片題材很多都是他從資料搜集中學到,每當遇到不熟悉而有趣的資料,他會「投入靈魂並改良成為最有趣的原創點子」。

Kulakov的故事展現了他的堅持和對科學的好奇,是有志成為YouTuber的朋友必須留意的好榜樣,Boom!

文章及圖片來源:Business Insider

http://www.outside.hk/%E7%8F%BE%E4%BB%A3%E7%A7%91%E5%AD%B8%E6%80%AA%E4%BA%BA%EF%BC%9A%E7%98%8B%E7%8B%82%E4%BF%84%E7%BE%85%E6%96%AF%E9%81%94%E4%BA%BA%E7%9A%84%E7%9C%9F%E6%AD%A3%E8%BA%AB%E4%BB%BD/

Philippe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便可以當水喝?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就喝給你看!致力於幫助貧窮世界的比爾蓋茲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又有創新的想法,這次是要將人類的糞便轉變成淨水及電力,讓資源達到 100% 的使用。

大便可以當水喝?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就喝給你看!(取自Gates Note Youtube影片)

比爾蓋茲指出,全球目前約有 20 億人沒有足夠的衛生設施,且人類的排泄物常常汙染水資源供應,且都沒有得到適當處理。

(取自比爾蓋茲臉書)

不過別擔心!透過科技公司 Janicki Bioenergy 發明的「全能處理器」(Omniprocessor),汙濁的糞便可以在短短 5 分鐘以內變成乾淨的水,拿來飲用都沒有問題。現在就來看看將糞水變成飲用水的神奇過程!

「全能處理器」(Omniprocessor)外觀長這樣。(取自Gates Note Youtube影片)

1. 先將人類糞便送進「全能處理器」

(取自Gates Note Youtube影片)

2.煮沸穢物,使其產生水蒸氣以及乾燥的穢物

(取自Gates Note Youtube影片)

(取自Gates Note Youtube影片)

3.以極度高溫燃燒乾燥的穢物,可驅動蒸氣引擎,藉此提供電力給發電機使用。產生的電力可輸送至鄰近社區。

(取自Gates Note Youtube影片)

(取自Gates Note Youtube影片)

4.再把煮沸穢物時所產生的水過濾,一杯純淨的飲用水就完成了!

(取自Gates Note Youtube影片)

至於用人類糞便提煉出來的飲用水是什麼味道?比爾蓋茲在鏡頭前親身體驗,喝下一口他表示,「味道和瓶裝水一樣好,我很樂意天天喝!」

比爾蓋茲在鏡頭前親身體驗,喝下一口他表示,「味道和瓶裝水一樣好,我很樂意天天喝!」(取自Gates Note Youtube影片)

神奇的「全能處理器」利用人類糞便所產生的電力相當充足,給整個過程供電都綽綽有餘;且已有許多已開發國家對此相當有興趣,預估科技公司 Janicki Bioenergy 可因此大賺一筆。

(取自Gates Note Youtube影片)

數據統計指出,全球尚有25億人沒有乾淨的廁所可以使用,大大添加了許多傳染疾病的風險。比爾蓋茲基金會先前推出的「廁所創新大賽」(Reinvent the Toilet Challenge),就是要鼓勵大家用創意來打造便宜、安全又乾淨的廁所,後來這項大賽的首獎 160 萬美元由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奪下,他們發明的創新馬桶,可將人類排泄物分解成乾淨的固態肥料及氫氣,並儲存於燃料元件中,不僅可作為動力來源,經過處理的水則可用來灌溉農作物。

http://3c.ltn.com.tw/news/15669

Philippe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蘿莉塔文化是日本的次文化。一些論者認為,它是為了對抗現代社會暴露身體及皮膚的文化而創造出來的,穿著蘿莉塔服裝的女性以維多利亞時代的服飾、把外露的皮膚減到最少。

近來,一些喜歡日本蘿莉塔文化的穆斯林,把伊斯蘭的女性服飾混合到蘿莉塔文化之中。Alyssa Salazr是其中一位蘿莉塔穆斯林,負責一個名為「Hijabi Lolita(頭巾蘿莉塔)」的Tumblr戶口。

 

http://www.outside.hk/lolita%E7%A9%86%E6%96%AF%E6%9E%97%E7%9A%84%E6%99%82%E8%A3%9D%E6%96%87%E5%8C%96/

Philippe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城市耕作固然是不少城市的發展潮流,而在美國亞特蘭大,城市耕作更解決了不少露宿者的生活困難。

roofttop-garden-51

Metro Atlanta Task Force for the Homeless是美國東南部最大規模的關注露宿者組織。

他們在亞特蘭大一楝四層高大廈的天台設置了80張種植床,露宿者可以透過參與種植,換取那裡的床位及儲物空間。這項計劃讓參與者親手種植自己的食物,並從中學習農莊運作及一些綠色技術,有助他們日後投入社會。

rooftopgardenatlanta_IMG_1637

組織負責人Anita Beaty指出:

「社會討論露宿者議題的時候,往往把他們看得一無是處,只關心如何改變他們,卻忘記了他們作為露宿者的具體經驗:貧窮、無家可歸。我們的計劃,正正是讓他們透過勞動,獲得住處,而他們勞動獲得的經驗,又有助他們尋找工作。」

現在,這個天台菜園計劃足夠為400人提供新鮮農作物。未來,他們打算把計劃拓展至多一楝建築物,讓更多人受惠。

http://www.outside.hk/%E5%A4%A9%E5%8F%B0%E8%8F%9C%E5%9C%92-%E8%AE%93%E9%9C%B2%E5%AE%BF%E8%80%85%E8%87%AA%E7%B5%A6%E8%87%AA%E8%B6%B3/

Philippe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